关于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 网站地图 | | 免责声明
主办: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地址:邯郸市中华北大街179号 邮政编码:056000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1304000030
6月23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对临漳县创建第二批河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于俊通、许清和专家康尔平、来其发等中期督导组成员参加调研。市局副局长张守华等领导陪同调研。第一批创建县武安、涉县和第二批创建县峰峰、馆陶等兄弟县市代表参加调研。临漳县政府代县长刘志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冯长民、政府副县长杨艳峰等领导陪同调研。
督导组实地查看了县文化馆、县图书馆、临漳镇文化站、狄邱乡文化站、章里集镇黄辛庄村文化室、邺城镇回漳村文化室、邺城镇谷子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单位,查看了设施运行、活动开展、硬件建设及群众满意度调查等创建工作有关情况。
围绕创建目标,临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安排部署,以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落脚点,全县公共文化投入稳步增长、服务设施网络实现覆盖、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一、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化”。县级,重点打造“七馆五广场一中心”:“七馆”即邺城博物馆、邺城考古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建安文学馆、廉吏文化展馆、美术馆。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公共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邺城考古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邺城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三级馆。“五广场”,即金凤文化广场、建安文化广场、廉吏文化广场、体育馆广场、艺术中心广场。“一中心”,即总投资5300万元的文化艺术中心,成为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阵地。乡级,重点打造综合文化站,全县14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站,对群众免费开放,实现了乡乡建有文化站目标。村级,重点打造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严格按照“五个一”标准,高标建设文化活动广场和群众大舞台,极大方便了群众公共文化活动。
二、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化”。一是丰富公共文化内容。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活动。持续实施“百场活动等你来·数千活动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书下乡、送戏下乡、送影下乡”三送活动,累计举办1.5万余场,惠及群众50万余人次。三是创建公共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三届“中原文化走亲”品牌文化活动,晋冀鲁豫陕甘宁七省戏剧名家、十余名“梅花奖”得主齐聚临漳,实现文化共荣共享。
三、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社会化”。一是强化多元投入。通过与企业联手打造永不分梨3a级景区,举办直播带货、万人广场舞比赛等系列活动,带动投入900多万元,节约财政资金300多万元,公共文化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质量大幅提高。二是开展志愿服务。围绕“便民、利民、为民”原则,组织开展“新农民、逛新城、建新功”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开展42期志愿服务,组织村干部、老党员、退伍军人等5800余名群众参加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文化底蕴、增加文化自信。三是壮大文化队伍。定期邀请省、市文化专家开展业务培训,先后选拔3批次、60余名文化带头人。重点培养、扶持文化热心人、文艺爱好者,全县在册文艺骨干人员1680名,文化专业团队165个。以太极八段锦、广场舞、t台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为重点,培育乡土文化人才上万余人,实现村村有文艺队伍目标。
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体系化”。一是加强“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全覆盖,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共享文化资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均衡发展。二是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研发“文明临漳”app,拓宽群众需求征集和评价反馈渠道,建立以群众为主、可循环、常态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畅通“需求征集—服务供给—评价反馈”各个环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三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围绕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编制完成了《邺城重要节点设计方案》,总投资8300万元。临漳县获评2020年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县和美丽中国旅游目的地,让静止的历史遗存变成经济动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在临漳分别挂牌成立“教学基地”和“研学游基地”,成果转化日益显现。(田爱红)
关于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 网站地图 | | 免责声明
主办: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地址:邯郸市中华北大街179号 邮政编码:056000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13040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