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 -ag旗舰厅官方网站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12-13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民生工程提前超额完成。1—11月,全市累计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3.11万张,完成全年任务247.07%,发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券35.56万张,完成全年任务140.96%。完成各类文化惠民演出9230场,完成全年任务的923%。

(二)文化旅游市场加快复苏。1-11月, 全市共接待游客8128.21万人,同比增长155.19%,恢复到2019年的105.38%;旅游总收入917.67亿元,同比增长201.84%,恢复到2019年的104.14%。

(三)公共服务建设全面提升。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覆盖率、建设达标率、上等级率均达100%,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达标率达80%以上,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90%以上达到“五个一”标准。全市已建成并投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9处,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四)重点文旅项目稳步推进。成功举办第六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文旅项目加快推进,1-10月份,全市完成文旅项目投资62.5亿元。

(五)艺术创作展演成果丰硕。豫剧《郭隆真》等入选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平调落子剧《并蒂莲花开太行》等入选2023年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原创民歌《摘花椒》获得第三届河北省民歌演唱大赛一等奖。推动中国广播艺术团与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六)文旅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成功推出5条国家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入选2023年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武安市等4个县(市、区)入选第一批河北旅游名县创建县名单新增9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7家3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还成功创建了一批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旅游休闲街区、文旅消费集聚区,入选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七)遗产保护利用成效显著。磁山遗址、邺城遗址及北朝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新发现”。赵窑遗址等3个项目入选“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发现”,赵王城、邺城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朱山石刻等16通碑刻入列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邺城博物馆入选第一批河北省“十佳博物馆”培育名单。响堂山石窟等一批保护规划和设计方案等经省文物局批复同意。太极拳、磁州窑等非遗项目亮相央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播放量达两千万次以上,进一步彰显了邯郸非遗活力。

(八)城市品牌形象不断提升。赴北京、青岛等地进行邯郸文旅推介,成功举办“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遇见邯郸 游你真好”邯郸市旅游营销宣传等系列活动。以省运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推出各类主题活动,邀请名人代言,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稿件2600余条,东方甄选邯郸站圆满结束,话题热度持续飙升,城市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二、2024年工作谋划

2024年,市文广旅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旅游工作最新部署和要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围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和旅游强市,加快优化文旅产业布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做强旅游市场主体,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为谱写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加快优化文旅产业布局。加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顶层设计,统筹全市各地域旅游资源,系统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和精品线路,打造串城街(回车巷)与丛台公园、学步桥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主城区文旅核心目的地,优化升级广府古城、娲皇宫两个5a景区,做优做强太行山、大运河、滏阳河三条旅游带谋划推出成语典故游、古城探索游、都市休闲游、生态康养游、教育研学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推进项目建设, 吸引高端投资主体到我市投资兴业,加快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漳河经济开发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二)持续加强文旅产品供给。邀请专家团队指导我市开展景区质量提升行动,对现有a级景区逐一问诊、把脉、提档升级,全面推进高等级旅游景区创建。持续推动省级旅游名县、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加快乡村旅游“景村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文旅消费模式,加强“邯郸游礼”等品牌建设,实施“点亮邯郸”夜游工程,会同市城管执法局、丛台区加强学步桥亮化,丰富夜食、夜购、夜娱等业态,支持赤水湾古镇、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争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三)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文化设施达标提质,2024年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0%达到国家建设标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0%达到“五个一”标准,培育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0处以上。举办好第十八届中原民间艺术节、第四届中国永年吹歌节等省级、国家级品牌节庆活动,注重融入经济思维,办出特色、办出层次、办出影响。

(四)大力繁荣文艺创作事业。打造新时代艺术精品,力争2-3个项目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河北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支持。深化艺术传播交流,申办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剧(节)目展演,谋划举办“中华传统体育交流大会”。扎实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活动,全市文化惠民演出不低于3000场。支持市东风剧团等各级文艺院团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扶持力度,做好优秀人才储备培养。

(五)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挖掘梳理全市优秀文化资源,谋划建立历史文化专家库,系统性开展邯郸历史文化课题研究。做好武灵丛台等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丛台公园、邯山书院碑刻保护工作,实施文物保护展示和“三防”项目,压紧压实文物保护各级责任,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积极参与考古中国及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国家级考古项目,推进赵王城、邺城、大名府故城、广府古城等文物考古勘探发掘和展示利用工作。加快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不断提升陈展质量,培育五佳博物馆,推动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六)推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培育龙头文旅企业,强化与周边城市文旅合作,联合开展宣传推介,实现游客资源共享,承办好豫晋冀鲁毗邻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机制第三次联席会议,与安阳等市互联互动深入推进跨区域资源要素整合,探索建立邯郸、安阳两市更加紧密的双向文旅协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共享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抱团发展。提升邯郸市旅游惠民(金中原)一卡通含金量,将中原地区更多重点景区纳入推广范围,巩固并拓展周边省市重点旅游客源市场。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支持旅行社发展,积极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旅行社开展业务。建立健全来邯游客数量统计体系,科学测算来邯游客数量、过夜游客数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加强文旅市场执法检查,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营造一流市场环境。

(七)积极创新宣传营销方式。深入研究邯郸历史文化,形成更能体现邯郸特色、具有文化吸引力的城市文化ip。统筹利用各类宣传资源,继续加强与中央、省市报刊、网站等重点媒体合作。用足用活用好新媒体、自媒体,实施“精彩邯郸”宣传营销行动,有计划、有规模、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推介。赴周边省市开展巡回促销推介,进一步拓展我市客源市场。高标准筹办第七届市旅发大会,不断推动邯郸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ag娱乐平台官方网站 | 网站地图 | | 免责声明 |

主办: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地址:邯郸市中华北大街179号 邮政编码:056000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1304000030

网站地图